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具有70多年的办学历史,是山东科技大学办学历史最长的学院。学院先后荣获全国高校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是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和山东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学院具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现有矿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力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有资源与环境(矿业工程领域)、工程管理(工程管理、工业工程与管理两个领域)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其中,采矿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矿业工程为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先后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高峰计划学科、高水平建设学科,工程力学为山东省重点学科。有采矿工程、工业工程、工程力学、矿物加工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采矿工程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建设核心专业,工业工程、矿物加工工程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工程力学为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
学院现设5个教学系和1个教学示范中心。现有在校学生1843人,其中本科生1109人,硕士生648人,博士生86人,另有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35人。现有教职工141名,其中教授36名、副教授41名;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5名、全国劳动模范1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名、“国际杰青计划”入选者1名、“齐鲁最美教师”1名、山东省教学名师3名、有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等省部级人才称号专家15名。
学院现有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矿业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充填开采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教学平台,另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工程实验室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
学院近五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60项,承担国家级课题79项、省部级课题67项,发表SCI论文525篇,出版学术专著44部,授权国际发明专利36项、国内发明专利279项。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建设有矿山空区灾害与塌陷地治理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中蒙矿产资源绿色智能开发国际研究中心、中斯稀缺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国际实验室等国际合作平台,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澳大利亚联邦科学院、日本长崎大学、俄罗斯库兹巴斯国立技术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近年来,派出教师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大学、日本九州大学等高校访学或交流200余人次,先后选派100余名研究生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高校攻读学位或交流访学。
学院以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为己任,以创建国家一流矿业工程学科为目标,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拥有一流学科、一流师资,培养一流学生,产出一流成果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学院。